放射治疗是用放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一门学科。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比化疗要早半个多世纪。从常规二维照射发展到三维精确照射,再到如今的质子治疗,可谓是老树开花,壮心不已。

外科用刀治疗,内科用药治疗,而放疗科用射线进行治疗,放射治疗学全称是肿瘤放射治疗学,与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相平行的独立学科,不是所谓的辅助科室,放射治疗也不是辅助治疗手段。它可以独立地对肿瘤进行治疗,而且疗效确切(否则早被cut了),是主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性价比最高的肿瘤治疗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已被治愈的肿瘤中,放射治疗贡献率为22%,外科的贡献率为27%,化疗的贡献率是6%。放疗和手术疗效相当,但在现实中大家却熟知手术和化疗,而放射治疗并不被人重视。在肿瘤治疗的舞台上,手术、化疗是主角,放射治疗同样也是主角,绝非配角,更非路人甲。此正是:杨家有女早长成,藏在闺中人未识,不免让人遗憾。
依照治疗规范,70%的癌症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但在我国平均不到30%,肿瘤专科医院为50%。再看看人家美国:超过60%(差距怎么这么大呢?),我国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普及方面任重而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放射治疗与手术一样是局部治疗,只会在照射部位出现轻度反应,更不会引起明显的全身反应,如今的精确放射治疗早已不是过去传说中让人谈虎色变的“烤电”,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对于正常组织的损伤很小,不良反应远远低于化疗和手术,可杀敌于无形之中,有的患者可以在门诊接受治疗。这个“杀手”并不冷,完全无需恐惧。

放射治疗的疗程和次数是依据病灶大小和病理类型而定,千万不要随意中断治疗或延长疗程,否则会降低放射治疗的生物效应,从而大大减低有效率和治愈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只有坚持到底才会胜利。
肿瘤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已成共识。何为综合治疗,简单的说,就是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治疗,并非先手术后化疗,化疗失败再放疗。放射治疗只有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才能发挥最大疗效。放射治疗和手术一样,越早接受效果越好,反应越小。以局部晚期食管癌和肺癌为例:治疗规范是首选放射治疗和同步化疗,而不是化疗后再放疗。许多肿瘤术后放疗往往要求在术后1个月内进行,乳腺癌术后放疗则不能超过半年,否则会使患者失去最大生存获益的机会。毋庸置疑,规范的治疗有效率肯定更高,而且没有医疗纠纷之虞。现实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因为治疗决策失误导致治疗失败的病例。所以,规范的肿瘤治疗必须接受MDT(多学科会诊)。在国外,如果一个肿瘤患者未经MDT,主治医师有面临司法起诉的风险。简而言之,你如果收治一位肿瘤患者,最好让肿瘤相关医师集体会诊一下,其中一定要有放疗医师参与,这样对患者的治疗肯定有益。肿瘤治疗领域有句不成文的定律:首诊首治定成败。从善如流,在适当的时机遇上正确的你是肿瘤患者最大的福气。切记切记。

一些肿瘤放射治疗的最佳疗效并不能在治疗结束时体现,有的往往需要在治疗结束一段时间后方能显示。例如肺癌,刚照射结束肿瘤退缩不明显,但一两个月后复查有可能完全缓解。先别急评估疗效,让子弹飞一飞。
放射治疗可以治愈的肿瘤有:早期肺癌、宫颈癌、喉癌、食管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舌癌等;一些肿瘤放疗后再手术疗效更好,并能保留功能,如直肠癌,头颈部肿瘤。部分肿瘤手术后再接受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进一步提高生存率;许多中晚期肿瘤放化综合治疗可使患者长期生存,如宫颈癌,肺癌等;晚期肿瘤导致的疼痛、梗阻等症状通过放射治疗往往可收到奇效,如骨转移瘤,脑转移瘤,上腔静脉综合征等。
总之,放疗是肿瘤医师手中的一把利剑,也可能是肿瘤患者在黑暗中乍现的一线光明。(文/介入放射科 孙立哲)